琫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武英殿刻本: 第1755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35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86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邊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孔切,𡘋音玤。《說文》:佩刀下飾㊟〔佩刀上飾〕。天子以玉,諸侯以金。从玉,奉意兼聲。【徐曰】刀削上飾也。琫之言捧也,若捧持之也。上謂首也。《釋名》:刀室口之飾曰琫。琫,捧也,捧束口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鞞琫有珌。【傳】鞞,容刀鞞也。琫上飾,珌下飾。又,〈大雅〉:鞞琫容刀。【傳】上曰琫,下曰鞞。【疏】古之言鞞,猶今之言鞘也。《禮・內則》註:遰,刀鞞,琫上飾,珌下飾。《毛傳》言下曰鞞者,又因琫爲在上之飾,下則指鞞之體言也。《韻會》:按《說文》、《詩傳》皆言鞞,刀鞞也,琫上飾,珌下飾,《爾雅》刀室謂之鞞鞛。鞛與琫同,故亦言鞛上飾,鞞下飾,如〈公劉〉,《詩毛傳》是也。《左傳》藻率鞞鞛〔杜註〕:鞞,刀削上飾;鞛,下飾。蓋誤以鞞鞛爲上、下飾也。諸韻今皆註爲刀下飾,蓋承用杜註,而未詳《說文》、《詩傳》之義也。
注解
〔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琫〕字拼音是bě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奉,五行属水。
〔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ěng] ⑴ 古代刀鞘上端的装饰。
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。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