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的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胡田切頁碼第429頁,第1字續丁孫
𢎺
異體弦
弓弦也。从弓,象絲軫之形。凡弦之屬皆从弦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絃,非是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象古文絲而系於軫,軫者系弦之處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形先反頁碼第1022頁,第2行,第1字述
弓弦也。從弓,象絲軫之形。凡弦之屬,皆從弦。
鍇注臣鍇曰:「軫,重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胡田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56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14頁,第10字
弓弦也。
段注弓弦以絲爲之。張於弓。因之張於琴瑟者亦曰弦。俗別作絃。非也。弦有急意。故董安于性緩,佩弦以自急。《心部》曰:𢛆,急也。
从弓。象絲軫之形。
段注謂𢆯也。象古文絲而系於軫。軫者系弦之處。後人謂琴系弦者曰軫。胡田切。十二部。今字作弦。按軫當作紾。从車者,譌也。紾者,轉也。《方言》。軫,戾也。軫乃紾之叚借字。絲紾,言弦戾也。
凡弦之屬皆从弦。
白话解释
弦,系在弓弩两端的弦。字形采用“弓”作边旁,象弦丝系绑在弓子两端的样子。所有与弓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弓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「弦」從弓像弦線之形,左旁曲筆像弓,右旁糸即弦,與《說文‧弦部》:「弓弦也。从弓,象絲軫(ㄓㄣˇ,檕弦之處)之形。」指安於弓上的弓弦,說解正相吻合。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《繫年》鄭商「弦高」的「弦」字,與甲骨文構形相同,而把「糸」的上端,繫連在弓上,猶具弓弦的象形意味。戰國文齊秦文字「弦」字雖把弓、弦分離,「糸」的上端仍連在弓上。自殷商甲骨至戰國文字,六書皆為合體象形。篆文把「糸」與「弓」分離,「糸」訛變為「玄」,而且「玄」、「弦」同音,因此聲化為從弓、玄聲的「弦」,本義表示用絲繩作為弓弦,六書也變為形聲。漢代簡帛文字,雖經隸變,猶保留「弦繫弓上」的基本命意,「糸」的上端仍保留朝弓的曲筆,用來示義。漢隸有的承秦簡變曲筆為「亠」形。《熹平石經》則本篆文從弓、玄聲,隸變作「弦」,則又楷書之依據。
工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49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87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1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67頁,第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09頁,第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880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157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318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715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8頁,第9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4頁,第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78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537頁【補遺】第1788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78頁,第6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16頁【崇文】第446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52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82頁,第2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537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10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191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