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的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舉有切頁碼第484頁,第5字續丁孫
九
陽之變也。象其屈曲究盡之形。凡九之屬皆从九。
附注丁山《數名古誼》:「九,本肘字,象臂節形。……臂節可屈可伸,故有糾屈意。」按:甲骨文、金文中九用為數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機柳反頁碼第1129頁,第2行,第1字述
陽之變也。象其屈曲究盡之形。凡九之屬,皆從九。
鍇注臣鍇曰:「初畫起於東,東,陽氣之始。屈曲究極,終歸西北,此乾位,陽所歸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舉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9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83頁,第1字
昜之變也。
段注《列子》、《春秋䋣露》、《白虎通》、《廣雅》皆云:九,究也。
象其屈曲究盡之形。
段注許書多作詰詘。此云屈曲。恐後人改之。舉有切。三部。
凡九之屬皆从九。
白话解释
九,阳的最大变数。字节像事物曲折变化直至穷尽的样子。所有与九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九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,像有柄和曲刃的鐮刀,屬象形(《文字析義》,P.292)。金文之,承自甲文,只是橫把太過彎曲,稍失其形。戰國文字之,源自甲文第一例,又較金文之形更像鐮刀的樣子。篆文作,橫把拉長,曲刃又不夠彎曲,則更失形。隸書作,則又貼近甲文之形。楷書之形,沿自隸書以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工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960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239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1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647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76頁,第3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2146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577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7182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3058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4頁,第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622頁,第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5121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4053頁【補遺】第1810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976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84頁【崇文】第513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18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952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892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3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