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

复制

yuàn ㄩㄢˋ

卷九頁部19画
说文解字

卷九

頁部

19画

U+9858

魚怨切

願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魚怨切頁碼292頁,第31

願大頭也。从𩑋厡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魚怨反頁碼732頁,第3行,第1

願大頭也。從頁原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魚怨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69頁,第1許惟賢732頁,第4

願大頭也。

段注本義如此。故从頁。今則本義廢矣。《邶風》。願言思子。中心養養。傳曰:願,每也。此每如《春秋》外傳懷私爲每懷賈誼賦品庶每生之每。按《毛詩》願字首見於《終風》願言則疐,而無傳。則毛意謂與今人語同耳。《釋詁》曰:願,思也。《方言》曰:願,欲思也。《邶風・鄭箋》曰:願,念也。皆與今語合。《丂部》曰:寧,願䛐也。用部曰:甯,所願也。《心部》曰:憖,肎也。凡言願者,葢寧甯憖三字語聲之轉。自詩所用巳如是。而二子乘舟語意尤深。故傳別言之。實非異也。

𩑋。厡聲。

段注魚怨切。十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字形解说

段注本《說文‧頁部》:「願,大頭也。从頁、聲。」又《說文‧頁部》:「,顛頂也。从頁、聲。」皆從頁,表示與頭部相關,二字同音而異義,「願」字本義為大頭,「」字本義為頭頂,二字本義,今皆罕用。今表示「期望」的「願」字,始見《說文》篆文及《定縣漢墓竹簡》。戰國簡帛文字都寫作「」,聲符「」構形多變,漢代《馬王堆帛書》更直接省寫作「」。這類異體沿用到魏晉南北朝的墓誌碑刻,唐代構形漸作「願」、「愿」。「願」字從頁,表示與頭部相關;從原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工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7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729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556頁
4說文校箋第372頁,第24字
5說文考正第350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126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16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37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868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27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362頁,第18字
12說文注箋第301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8825頁【補遺】第17335頁
14通訓定聲第2881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757頁【崇文】第3025頁
16說文句讀第1191頁
17章授筆記第367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6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842頁,第1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