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持品第六
濡首曰。譬如族姓子。地之所载。无所不统。不增不减。亦无所置。不以为厌。假使菩萨得总持者。则能利益一切众生。恩施救济无央数劫。众德之本至诸通慧。心而总统持。亦无所置。不以为厌。
譬如族姓子。于斯地上。一切众生。而仰得活。两足四足靡不应之。菩萨大士得总持者亦复如是。于群生类多所饶益。
譬如族姓子。药草树木百谷众果皆因地生。假令菩萨逮得总持亦复如是。便能兴阐一切德本诸佛之法。
譬如族姓子。地之所载亦无所置。亦不忧戚。不动不摇。不以增减。菩萨如是亦无所置。不以忧戚。不增不减。亦不动摇。
譬如族姓子。于斯地上悉受天雨不以为厌。菩萨如是逮总持者。悉受一切诸佛典诰。及诸菩萨一切缘觉声闻之法。余正见士平等行者沙门梵志。一切众生天上世间。闻其说法不以为厌。听所说经不以为惓。
譬如族姓子。地之所种皆以时生不失其节。亦不违错应时滋长。菩萨如是逮得总持。统摄一切诸功德法。不侵欺人。亦不失时。具足所行坐于佛树。处在道场至诸通慧。
譬如族姓子。勇猛高士在于邦域而入战斗。降伏怨敌无不归依。菩萨如是得总持者。处于道场。坐于佛树。降伏众魔。
譬如族姓子捡一切法有常无常。若微妙者安隐非我。及计无常。及诸瑕秽及苦非我。所以者何。惟族姓子。已离二故则谓总持。
譬如族姓子虚空无不受持。亦非总持亦无不持。菩萨如是得总持者。揽摄一切诸法之要。
譬如族姓子。一切诸法及诸邪见。皆悉为空悉总持之。菩萨如是得总持者。无所不揽。总持如是。救摄一切诸法之谊。是为族姓子计总持者无有尽时。已无有尽则无放逸。已无放逸则处中间。已等处者即无有身。则虚空界已如虚空。虚空及地则无有二。濡首童真说此言时五百菩萨得斯总持。